项南沉着脸没出声。
这事是得解决,不能便宜了瘸六子,可沈城这边,却必定是一笔糊涂账。
沈千瓷不是沈城亲生的,按关系算,沈千瓷应该叫沈城姨父。
这是上辈子沈千瓷离世后,项南才知道的。
沈千瓷的亲生父母都是知识分子,尤其她父亲,出身大户人家,早年的时候留过洋,学识不凡,回来就在大学里当教授,教学著书,颇有成就。
沈千瓷的母亲,是当时学校的图书管理员,两个人恋爱结婚,有了沈千瓷。
早几年,年头不好。
家庭成分盯得紧,知识分子日子也艰难。
那时候沈千瓷小。
为了不让孩子吃苦,他们想办法,偷偷把沈千瓷送到了富安县。
沈城的媳妇,是沈千瓷母亲的亲妹妹,和沈城结婚两三年都没有孩子,他们两口子,那时候是真打算把沈千瓷当自家亲生的养。
可沈千瓷到沈家没半年,沈城媳妇就怀孕了。
好歹是亲小姨。
这些年,不说完全一碗水端平了,可她也没亏待了沈千瓷。
至于沈城,到底隔着一层。
沈千瓷小姨两年多前生了病,几乎常年都住院吃药,沈城原本是棉纺厂的车间主任,算是技术骨干,后来因为操作失误,出了事故,这才被调到库房。
家里的生活,自然也受了影响。
自打那之后,沈千瓷在沈家的处境,就更尴尬了。
即便没有这次棉花的事,以后遇上麻烦,沈城拿沈千瓷去填坑,那也是可能的。
养育之恩大于天。
沈千瓷在沈家,怕是日子不好过。
“南哥,你倒是说话啊。”
项南是被刚子的声音拉回来的,他摇摇头,甩开那些陈年记忆。
“什么?”
“南哥,你想什么呢?我们问你这事咋办?”
“别管了,我有主意。”
项南也没多说,他扭头继续做吃的。
等做好了,项南把兔肉给沈千瓷留了一碗,野鸡肉炒的咸菜丝,还有碎肉丁,他也都给沈千瓷留了一些。
之后,项南又盛了一碗兔肉,让刚子给隔壁项启山送去。
李红英是李红英,项启山是项启山。
一笔写不出两个项字来。
项南不敢说,日后他会对这个二叔多好,毕竟这事得以心换心,但他也不至于为了一口吃的,让人戳了脊梁骨。
好名声是自己的。
有舍有得。
把该安置的安置了,剩下的菜,项南全都端上了桌。
刚子、虎子他们跑了一天,也累了。
兔肉、野鸡,连带着棒面饽饽,还有项南蒸的白面馒头,几个人吃的饱饱的。
一直到吃完,项南才问他们打探消息的事。几个人在县上跑了一圈,了解了大概,他们把细致情况,都一一的跟项南说了。
项南心里也有了底。
等说的差不多了,项南就让他们都散了。
……
隔天。
富安中学,对面巷口。
项南拎着给沈千瓷带的吃的,在这等着。
这个位置,只要沈千瓷从家过来,准备进学校,他一准能提前看见。他也琢磨着,把东西给沈千瓷,他就去棉纺厂。
解铃还须系铃人。
他得见见沈城。
正寻思着,项南就听到“嘭”的
第11章 沈老师,要考虑一下吗?[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