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杜鹃扬了扬手里的名片,笑道:
      “这才哪到哪啊?我们做的可是高档家具,说不定店里以后会来外国人。到时候你们可得机灵点。”
      朱一文挠挠后脑勺,
      “表姐,我初中毕业,英语从来没及格过,面对外国人,我可应付不来。”
      一旁的小满更是羞愧地低下了头,他连小学都没上完,英语二十六个字母都不认识,更加和外国人交流不了了。
      他自从病好后,自以为自己还有点小聪明,现在才意识到自己的浅薄。
      杜鹃眼神扫过他们的窘迫,拍了拍朱一文的肩膀,
      “哎呀,我就这么一说,如果市场打开了,一个县城的人就把我们这点货吃完了,哪用得着跟外国人打交道。”
      朱一文便嘿嘿直乐,
      “表姐说得对,全县有几百万人,只要千分之一的人过来买家具,我们都发财了。”
      小满的脸上也不再愁云惨淡,他一定会努力卖货的。
      不过,杜鹃拿着杜余庆给她的图纸,有了新的想法。
      店里的家具都是固定尺寸的,以后可以为他们提供定制服务。
      建军的任务就更重了,他需要为客人画设计图。
      建军没有专门学过设计,却看过不少建筑方面的书,对设计倒不陌生,只要学习摸索一段时间,相信画图不难。
      为了让他尽快进入状态,杜鹃特意让王小娥从市里买了不少家具设计方面的书。
      建军自己设计出来图纸,还得交给底下的木匠看,工作量自然比以前更大了。
      不过,他越忙越高兴,他越忙证明家具店的生意越好,日子更有盼头。
      这天,杜鹃难得因为帮着建业买蔬菜,难得去了一趟菜市场,发现菜市场的猪肉价已经涨到了一块五毛。
      去年还是九毛五,一下涨了五毛五,这物价涨得也太快了。
      大米倒是还算平稳,还是两毛,但从北方来的面粉贵了,要八毛。
      这边吃得比较少的玉米粒,要一毛二,玉米棒子便宜一点,也要七分。
      杜鹃断定,老百姓生活水平高了,对肉的需求增加,肉价还会水涨船高。
      她都想去养猪了。
      不过,这个想法也只是一闪而过,养猪再怎么挣钱,也是脏活累活,她可弄不来。
      从菜市场出来,她买了排骨、玉米和藕,准备回家煲排骨汤。
      临走的时候,她提着东西从水果店门口经过,问李萍回不回家。
      李萍正在码放苹果,招呼她赶紧进来坐会,
      “阿娟,你都多久没进来坐了,吃点水果再走,我跟你一起走。”
      杜鹃只好把自行车停好,走进水果店。
      帮着妈妈一起看店的萌萌和妙妙开心地跑过来,拉着杜鹃的手叫‘阿姨。
      王小娥已经拿着盘子去洗水果去了。
      杜鹃发现水果店里的品种更多了,什么菠萝、芒果,一些热带水果都有。
      就在两人聊天的时候,负责送货的卡车开到了门口,一共几十箱苹果,人家直接送到了店门口,服务十分到位。
      杜鹃走到门口,这才发现,拉货的司机,就是当初向他买葡萄的司机。
      司机也还记得她,热情地跟她攀谈起来。
      原来,司机大哥最近天南地北哪里都跑过,这个时候,司

第43章 新的商机[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