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182章 道德经[1/2页]

寒门书生 寒窗十载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百年祭祀大典正式开始。”苏长安高喊一声。
      苏长安话音一落,祭祀乐瞬间响起,庄重肃穆的气氛,立马就弥漫了出来。
      苏长安手持三炷香,高举过头拜了三拜,赵瑜浚也跟着拜了三拜,随即把香插进了鼎前的香案上。
      苏长安转身面向百官,手持拂尘微仰天穹。
      “泰安历一百年岁次葵丑,时惟仲春,大历国都泰安皇城宫庙,为祈大历国运昌隆,设坛建醮,拜祭上苍!”
      “遥想百年前,外有强敌环伺,内有战乱不休,百姓有流离之苦。”
      “幸遇明主,举护邦之鼎,重安社稷。”
      “煌煌百年,铸就昌隆盛世,伏祈天恩,神光显应,护佑大历国运昌盛。”
      “二祈天恩,普降甘霖。”
      “春华依时令而生发;秋实遵人愿而丰盈;四时有云霞而焕彩;八方沾雨露而衔恩。”
      “枝繁叶茂,百业兴盛,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三祈天恩,福佑众生。无所畏怖、平安喜乐。”
      “道门弟子长生,敬上。”
      苏长安说完,莫忘归带着清尘观的弟子,开始把祭祀的物品都给摆好。
      等到众人都弄好后,苏长安继续说道:“弟子长生,为大历国运,祭以一篇道门之文,祈求天恩,稳固大历国运。”
      “此篇道文,传习天下,凡所学有成者,皆受恩与大历,以增国运。”苏长安神情肃穆语气庄严。
      赵瑜浚站在苏长安身边,能够清晰的体会到,苏长安身上那种飘然若仙的气质。
      文武百官,都静静的看着苏长安。
      苏长安面朝天地,声如洪钟。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
      “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
      从苏长安第一个“道”字一出,异象骤生,风云突变。
      泰安城上,万里无云,阳光照耀在护国鼎,熠熠生辉。
      “天地异象!”赵瑜浚满脸激动的看着苏长安。
      苏长安身前的文武百官,脸上的激动之色不比赵瑜浚少,全都跪伏在地,静静聆听着苏长安这一篇道文。
      据史书记载,大历建国后铸造护国鼎,鼎成之日生天地异象,代表得上天的认可与护佑。
      如今,苏长安一篇道文,就引起了天地异象,可保大历百年兴盛。
      苏长安一篇道德经念完,作为这个世界道德经的著作者,苏长安不仅提升了大历的国运,他自身也得到了玄之又玄的反馈。
      苏长安能够感觉出,自己活个一百多岁是没什么问题的,真的是意外之喜了。
      作为大历的主宰者,赵瑜浚也体会到了国运增加的好处,常年勤政所落下的病痛,此刻一扫而空,赵瑜浚感觉自己年轻了几十岁,身体轻盈健壮。
      苏长安这篇道德经,对清尘观的弟子,影响是最深的。
      一些灵根上佳的弟子,当场就

第182章 道德经[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