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两人这脸上的表情纠结到不行,陈晓阳也知道估计是有点为难人家了。
本来这事情也是赶巧了,如果不是许言恰好来了京城,李维也不可能把他介绍过来试镜。
其实在陈晓阳心里,凡是在话剧行业演出名堂的演员,功底那是非常扎实的,他也很希望能够和这样的演员合作。
前世那么多有名的演员大腕,很多都有过在话剧舞台上表演的经历。
尤其是那些老戏骨,哪一个不是演技经验双在线。
只不过这个时空,演艺行当的情况是在是烂的不像话,行业发展不行,演员也不行,简直是地狱难度。
陈晓阳这段时间也不知道刷掉了多少过来他这里碰运气的演员了。
最好笑的是有人在他这里试镜失败,出去还在圈子里传,说他陈晓阳这部剧投资不怎么高,门槛儿到还不小。
把陈晓阳差点给气笑了,你说你连我这么一个投资2000万的戏你都拿不下来,为什么你的口气比那些演几个亿的大牌演员还要牛?
像这样的例子,陈晓阳这段时间都不知道遇到过多少,所以他才会着急。
而今天许言的戏他也试过了,老实说演技还不错,看得出来他是那种现场表演经验丰富,台词功底扎实的话剧演员。
差也就是差在对人物的发挥上用力太猛,很容易出现话剧舞台上那种情绪奔放的状况,对镜头感的把握上太过自我。
这在陈晓阳这里不是什么大问题,他有自信自己能够把这些问题都给演员矫正过来。
所以他才向许言提出可不可以在他的圈子里介绍合适的话剧演员过来。
“李哥,你说得对,这件事是我考虑不周,等这次我先回母校去把男主角找到再说,折腾这么久,居然连男主角都还没定下来。”
说到这里,陈晓阳自己都快忍不住笑了,公司那边已经催了他好几回了,就连李心怡都私底下问了他好几遍。
在这个时空的影视从业人员看来,陈晓阳这样苛刻的选角工作完全是在浪费投资人的钱。
好在李心怡一直挺他。
“陈导,其实我这里倒还是真有一个人选可以供你参考。”
许言沉思片刻,突然想到了一个人,可能符合陈晓阳的演员要求。
“不过这个人其实应该算作你们影视圈的人了,他演话剧的时间已经是二十几年前的事了。”
陈晓阳一听,顿时大喜。
“许哥,你说的是真的,这个人是谁?”
“许言,你说的该不会是徐昆老师吧。”
李维忽然在一旁吃惊地说道,看样子很明显是知道这个人的。
“李哥,你知道这位徐昆老师?”
“我们话剧行业的人都很熟悉他,不过就像许言说的,他演话剧的时间也是二十几年前的事了,如果陈导你要找的话,目前也只有他合适了。”
随后陈晓阳也从许言和李维两人的讲述中,渐渐了解到这位徐昆老师的生平。
徐昆,龙国演艺界,中生代电视男演员,话剧演员。
父亲是魔都电影制片厂的员工,母亲是电影放映员。
因为父母工作原因,儿时的徐昆家就住在魔都电影制片厂旁边。
也许是从小就经受这样的“熏陶”,徐昆在很小的年纪就痴迷上了电影,并且爱上了表演。
但后来因为各种原因,徐昆始终没能如愿。
在大学毕业后,成为了一家国营工厂的会计,这一干就是八年。
18岁参加工作,一直干到26岁,这中间徐昆甚至已经娶妻生子。
在旁人看来,有稳定的工作,有妻有儿,人又年轻又有前途,已经是很不错了。
可是徐昆却对这样的生活感到并不满意,他想要演戏。
经过了一番思想斗争,徐昆说服了自己的妻子,瞒着两边的父母,偷偷报名了魔都戏剧学院表演系。
也许是老天爷赏饭吃,他居然考上了。
等到两边父母知道这件事情的时候,徐昆已经辞去了工作,成了魔都戏剧学院表演系的学生。
生活的重担压在了妻子一个人的头上,好在妻子对他一直温柔体贴,再加上两边父母的帮衬,生活也没有起什么大的波澜。
徐昆很感谢妻子的体谅,所以在学习表演上非常刻苦,虽然自己是一个“大龄学生”,却展现出了超越常人的表演天赋。
1990年徐昆从魔都戏剧表演系毕业,这一年他31岁,因为其精湛的演技和天赋,一毕业就被魔都人民话剧团招过去。
工资虽然不比当初做会计的时候高多少,但是福利要比之前在工厂做会计高上一大截。
再加上这是在从事自己喜欢的工作,徐昆觉得这样的生活很满意。
在表演话剧的同时,也有国内的一些电视剧导演和制片人来找他拍过戏,一直不温不火。
直到他接拍了国内一档
第40章:老演员挑戏[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