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9章 医者仁心[1/2页]

青春赞歌 东方浩月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在正向东的心目中,娘是他最敬佩的人,娘用自己的一言一行,教给了他很多做人的道理。如果说母爱是一股涓涓细流,虽无声,却能滋润向东的心田,虽平凡,却在平凡中孕育着伟大。听二姐说,襁褓中,娘就抱着他,一边喂奶,一边唱儿歌给他听《虫儿飞》、《小星星》、《小兔乖乖》等,教他背《三字经》、《增广贤文集》、《弟子规》等等。有时气的爹直发火,说孩子字不识一个,你就瞎教。哪知,向东先学会了叫爹、娘、善、汉,随着岁数增大,学会的第一句话,就是:人之初,性本善……。至今也不会忘记。
      娘懂医,平日里十里八村,找她看病的人,不在少数,她都那么热情,那么认真,平易近人。有时三更半夜有人叫门,外出看病。回来再苦、再累,也不埋怨。每天他们醒来,都能看到娘忙碌的身影。记得有一次,邻村的王承圆右小腿骨折了,骨头都露了出来。他爹用小推车推着他到向东家,让向东的娘给治疗。娘二话没说,给他清洗了一下伤口,消毒了局部,把骨头接上,用松树嫩皮紧紧捆上,用木板固定好,给了他一些自采的接骨中草药,让他按时煎服。不到三个月就好了。后来他爷儿俩背着半袋子礼物来感谢娘。向东的娘对王成圆的爹说:“大哥、我又没费什么本钱,都是自己出力挖来的草药,再说你们家的生活也不宽裕,这礼物说什么我也不要”。推辞了很久,才把他爷儿俩打发走了。向东就好奇的问:“娘,你为什么不要呢”?娘说:“咱家也不缺吃少穿,要人家的东西干嘛?我们做好事,绝对不是为了图回报。只要他好了,我们就应该高兴”。向东说:“那你为什么收李德奎的钱呢”?娘怔了一下说:“李德奎生的是背痈,是毒疮,单纯用草药治疗效果慢,所以我给他用了西药,消炎药。用咱们家的拔毒膏帮着拔毒生肌。而且我只收了他的西药费。我也没想留着自己用。要是遇到比较穷的人家,我再把钱填上去,这就叫因人施宜,和因病施医是一个道理”。
      一天半夜,向东家的门被敲得山响,把向东从睡梦中惊醒。向东知道不是什么好事,一定是有人病了,来找娘看病的。向东蒙着头装睡,只听来人说:“婶子,我儿子病的很重,发高烧,说胡话,还抽风。麻烦您快去看看吧”。娘二话没说,拿起自己的药箱,跟着那人就走了。向东知道娘在治疗小儿发烧,嗓子痛方面是很有名气的,所以也没在意,很快就进入了梦乡。当他醒来的时候,却没有看到娘的身影,问二姐,“娘还没回来吗”?二姐告诉他,“娘还没有回来”。向东又问;“姐、娘到哪里看病去了”?二姐说:“娘到任家沟任德勤家去了”。向东知道往任家沟去的路,得翻过一座很陡的大山,又是半夜去,很危险。他挺生气地说:“娘真是没事干了,怎么不让他们抱着孩子去城里看啊”。二姐立马制止了他说:“娘早就说了,不让我们管她的事,特别是看病的事”。向东说:“干嘛?娘平日里看病人,还爱叫着我,让我帮她干这,干那的呢”。二姐说:“娘想培养你接她的班呢”。向东说:“我才不干呢。又累又苦,有时还怪脏的”。说着说着,就看到娘在一个人的搀扶下,向家里走来,他赶紧的跑过去问:“娘,你这是咋啦”。娘说:“去的时候,走得太急,不小心摔了一下,把脚脖子扭了,头部有点摔伤。不要紧。总算把孩子的高烧治好了”。还乐呵呵的。向东真不理解,脚腕子都肿起来了,怎么还装作没事,随口说道:“真是的,半夜三更的,不管别人的死活,就瞎敲门”。没想到娘听后火了,把向东一把推开,大声说:“我的死活用不着你管,我自己会负责的,你快给我滚一边去”。这是娘第一次当着外人的面,发向东的火。他感到委屈极了,只好含着泪,闭着嘴跟在娘的后面,向屋内走去。娘就像没有他和二姐一样,认真的告诉任德勤,一定要按时给孩子吃药,这两天必须在家避避风,最好能在今天傍晚时分,再来告诉她一声,孩子的病情,她好根据病情做相应的调理。任德勤答应了。娘用手、指指自己的脚说:“都怨我的脚不争气,看起来下午还得你再来跑一趟。如果孩子再烧起来,你就带他到县医院看看”。催着任德勤赶紧回家照顾孩子要紧。任德勤看了向东一眼说:“婶子,你的脚怎么办”?娘说:“没事,我会处理的。你放心吧。快走吧,家里还有病人在等着你呢”。任德勤怀着满脸的愧疚走了。
      娘严肃地对向东说:“儿子,你过来给我站好”。向东赶紧说:“娘,我知道错了。你的脚还肿着呢,我这心里还痛着呢。等帮你把脚腕子处理好,我再听您的训导,或许还能听的进去呢”。向东这样一说,把娘紧绷着的脸说活了。娘长叹了一口气道:“算啦,就你个混小子嘴甜,过来吧,我告诉你怎么处理”。在娘的指导下,向东先把娘扶到炕上躺下,把伤脚抬高,放在枕头上,然后找来仙人掌,去掉刺,放上约十克的明矾,和仙人掌一起捣烂,敷在脚腕子肿的地方,用布包好,又拿来三七粉给娘冲水服下。
      

第9章 医者仁心[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