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您放心吧!我会努力的,再大的困难我也不怕,这次来就是向您请教的。”\n “好,我相信你可以的,你一定能成为一位好老师,我就给你讲讲如何做一位好老师吧。”\n 老教师慢慢给他讲了起来,每讲几句就歇一歇,虽然病了多年,可脑子却清醒的很,说的话很有条理。\n 总结起来有三个方面,这是老教师的临危传道,让李永忠受益匪浅。\n 第一个方面,“德高为师,身正为范!”,一名好老师要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能力,完善自己的品德修养。\n 第二个方面,以身作则,诚心以待,对孩子一定充满爱心,切忌不能有私心,尽量一碗水端平。\n 第三个方面,要注重习惯培养,该严则严,发现陋习决不估息。而且要说话算话,这也是树立威信的关键。\n 老教师从床头柜拿过几本破旧的书籍,递给了李永忠,嘱咐他:“永忠啊!这是我一生最重要的几本书,你拿去好好看看吧!”\n 李永忠仔细看了看,这几本书分别是教育学、心理学、三笔字、简笔画、教学大纲、小学语文知识大全……\n 这几本书籍可是老教师眼中的宝贝,封面用牛皮纸包好,书页泛黄,布满蜘蛛网一般的裂纹,不知被他翻了多少遍。\n 上面勾画细致,做了许多旁批,以及心得体会,一行行工整的蝇头小楷,写满书的空白之处。\n 难怪老教师小学没毕业,却能把学生教的这么好,背后所下的功夫,实在令人难以想象啊!\n 见李永忠小心翼翼的拿着这几本书,老教师心中十分欣慰,孺子可教,木果村的教育大有希望啊!\n 最后老教师说:“永忠啊,张老师是一位非常认真负责的老师,他的话你不妨多听一听。”\n “遇到问题多想一想,你让孩子们多学一点其他知识是好事,不过要适可而止,不能放松语文、数学这样的主业,孩子们将来要升学,要走出大山,语数才是关键。”\n 看来老教师也不看好他给孩子们上体育课,这种观念恐怕是整个农村普遍存在的吧!\n 李永忠受教,恭敬的走了出去。在转过身的刹那,老教师忍不住咳嗽了几声,连忙用手帕捂住了嘴。\n 李永忠隐约能见到手帕中浸出的血迹,心中深深地刺痛,不由想起两句诗“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烛成灰泪始干。”这就是老教师一生真实的写照。\n 他强忍着眼泪,转身大步走了出去。\n 老教师心中十分安慰,多么懂事的孩子,自己一辈子的心愿,终于有了接班人,而且很可能在他身上实现。\n “病树前头万木春。”16岁的李永忠接过了木果村教育的接力棒,薪火相传,大山里一定会飞出几只金凤凰的。\n 周末很快结束,又一个星期来临了,上了两天课,天尺乡中心校通知开会,学生放假一天。\n 天尺乡由于地方偏远,面积很宽,一共有十五个村,每个村差不多都
第11章 老教师传经[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