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73章 那些谷堆是被他们的叫喊声震塌下来的吗?[1/2页]

旷世烟火 陈酿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俗话说,“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可是在金莹莹那里,似乎一切都可以用不合常规的逻辑去颠覆常规的逻辑思维。在一条小青蛇那里死里逃生后,金姨娘非但没有恨蛇入骨,倒反对这些让一般人毛骨悚人的生物发生了浓厚的兴趣。她甚至想了解这楠枫江的山脉里,到底有多少种毒蛇,哪些是最毒的,它们都长什么样。
      本来觉得自己每天上山割草,可以有更多机会遇见“小青”们,但是,渐渐地,她发现生产队交给自己的劳动任务变轻了许多,不用每天必须上山割到定额的草,而是许多跑腿、喊话的事情交给了她。那一段时间,霞枫生产队的干部们立下了军令状,誓夺全县的生产流动红旗,生产任务很重,农民除夜里休息时间属自已外,其余的时间都是属生产队的。生产队长张连福最忙,他每天给队里社员安排生产劳动任务,社员如果有事不能参加劳动必须向他请假。张连福也最辛苦,“天光”饭前须先通知社员今天的劳动内容,饭后又挨家挨户地叫社员上山去劳动,吃罢“黄昏”饭,夜里还要组织社员来评工分。时间一久,发现忙不过来,骂了一句:“吾阿爸田里都忙不过来了,还成天要忙这些?攀拢 惫刂泻哺??隽酥饕猓航懈鋈烁?闩芡群盎把剑∮谑牵?庑┦戮吐值浇鹨棠锿飞侠戳恕
      别人觉得那几样工作毫无价值,但是,金莹莹却觉得极其有意思,因为她这样在家家户户、田间地头跑来跑去,几乎认识了生产队所有的劳动力,认识了田里所有的农作物,这对她来说极其重要,首先,作为一个人人避之不及的地主婆,她可以和每一个参加生产队劳动的人说话了,虽然一般被通知到的人常常连应也不应她一声,但是金姨娘觉得没关系,起码她开口和对方说话了。其次,她分清楚了田里极其丰富的农事内容:按季节分,有早稻、玉米、小麦一年种三季的,有中稻、小麦一年种二季的,有晚稻一年种一季的;按农活分,有犁田、翻田、熟田、耙田、插田,有划麦垅、种麦、钯蕃茹垅、压蕃茹、翻蕃茹藤,有削田岸、铲田坎、做田岸,有烧灰、割草、担牛栏、摊牛栏等;按品种分,有早、中、晚稻,麦类有小麦、元麦、大麦、花麦,杂粮有蕃茹、玉米、马铃薯、槐豆、黄豆、蚕豆等。金姨娘才知道原来自己只知道已经变成食物的粮食,哪里知道田里还有这么多细分的门类让她每天记录下来。
      当然,这些都是金姨娘过于乐观的自我认知,她有一种徐逸锦所没有的本事,那就是将霞枫村民对她的排斥、捉弄、欺负都自动过滤掉。比如,生产队派给金姨娘有一个很艰巨的任务:因为常常夜里要开大会,祠堂里凳子不够,得每家出凳子,但是好多人不愿意自己扛过来,或者找借口不愿意出借,于是就有人想出辙:地主婆天天只喊喊人记记账,太轻松,还是剥削我们,那就让她挨家挨户借凳子、搬凳子去会堂。
      于是,每次开大会,金姨娘连“黄昏”饭也没时间吃,得赶在乡亲们饭后用完餐和开会之前那一段短短的空隙,飞奔将会堂里所有缺的凳子全部补上,有许多“老?客”(主妇)不愿意借,见到金姨娘上门来,还会先啐一口:“你个地主婆,凳子到你手中都变脏了!”金姨娘只低头,由她骂骂咧咧,等她骂完了,然后拿出手中的粉笔头,在凳脚上做好记号:这是谁家的,然后扛起凳子就走,也不管对方在后面讲什么难听的话。等会开完了,金姨娘得一条一条准确无误地按照凳脚的记号将这些凳子挨家挨户送回去。如果送错了,又准会挨一顿臭骂,更不用说万一丢了或者破了,那就有她好看的了。
      虽然每次开会都会让金莹莹搬凳子腰都快搬断了,而且搬来凳子让社员们坐好,常常是为了批斗她自己。但是,每次批斗会开好了,

第73章 那些谷堆是被他们的叫喊声震塌下来的吗?[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