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33章 营建新城[1/2页]

明末风云之崛起 福利猪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朱慈炯去见了楚王朱华奎等三王,看着他们自以为高高在上的样子,尤其一口一个贱民,身为一个现代人,实在接受不了他们的这种口吻,他也只能慢慢改变,因为包括他自己手下的文武大臣,估计和三王为差不了多少。
      但他却是知道,老百姓的力量有多大,咱们大明的老百姓是最善良的,想想后世的国家,因为地铁涨了个几毛钱,就在进行***游街,不禁感慨,大明的老百姓是多么善良。
      只要大明的老百姓还有一口吃的,就绝对不会造朝廷的反,只要你对老百姓有一点好,他就永远支持你。
      朱慈炯也暗暗发誓,他定要将这几千年的天给捅破了,一定要叫日月换新天。
      但饭总得一口一口吃,路得一步一步走,要想达到如此的地步,必须脚踏实地,让老百姓信任朝廷,尤其信任他自己这个未来的皇帝。
      想到即将开工的拥军城,朱慈炯笑了,凡是总得有个开始,那就从建造新城开始吧,他虽然只有11岁多点,但是他却有一颗容纳千万人,容纳沧澜的强大内心。
      朱慈炯也早就下令,调集江南各地优秀工匠人才前来建造新城,建造所需要的人工,有这几十万的部队,人工是不缺少的。
      建造需要大量的木材,砍伐木材的工人也早就上路了,所砍伐的木材也将通过陆路,水路,运送到临江府城,然后转运到拥军城中。
      毕竟只是建造民用城池,不是都城,而且朱慈炯目前的钱财也不足以支撑建造那么大城池的野心,朱慈炯的计划也只是建造一座三十万人的城池,分为东南西北四巷,一巷容纳十万人左右。
      毕竟是城池,不可能只有老百姓,还有官府,自然还有守军部队,甚至也为以后的商铺也准备留足空间,这样加起来,应该总计能容纳四十万人左右。
      想法是美好的,但现实却是残酷的,毕竟所需甚多,所有的东西运过来还需要时间。
      首先,朱慈炯让张峰在全军范围内召集有工匠之才的士兵,竟然足足招了有一万人左右的规模,朱慈炯本来想到会有些人会这些活,他们有的人做过木匠,有的人修过桥梁,有的人建过房屋,有的人会烧砖瓦……
      对于朱慈炯来说,这个惊喜来的太突然了,因为这不就是后来的工程兵部队吗?炸不断的运输线怎么来的,不就是他们开创出来的吗。
      朱慈炯让张峰将他们召集了起来,准备去接见一下他们,因为他们将会是一支新的部队。
      当然不可能是工程兵,总不能和后世重名,得起个威武霸气的名字,叫个什么好了,真愁人。
      这支部队主要的任务是逢山开路,遇水建桥,住建营地,无所不能,叫个全能部队,估计其他部队就不服气了,影响整个军队的团结,有了,就叫个先锋军,他们走在所有部队的前面。
      当然与侦察兵不一样,他们主要为大军的前行扫清道路障碍,提前为大军探好营地,在休息的时候,帮助军队修营地,为老百姓修房子,做好事。
      “刘大伴,跟我去咱们的先锋军吧”。
      刘刚充满了疑惑,自家主子是改了军制,他还特地了解了一下,没有先锋军这个编号呀,难道是王贺的部队,不对呀,主子早就见过他们了呀,难道主子又加了一个编制,对了,主子今天要去接见有工匠技术级别的将士。
      刘刚还没想那么多,就看到朱慈炯已经走远了,就急急忙忙跟了上去,也是,想啥想,主子都在卖关子,跟着主子去没错,估计就知道是怎么回事了。
      这是在大营中,集合了将近一万两千人的部队,本来是一万人,后来又从方法老百姓,俘虏中又挑选出来了两千人左右。
      他们站的笔直,双眼直视前方,因为他们知道。今天,大明太子殿下要来接见他们,要知道,他们本来就是在战斗部队当中,总是排在靠后的位置,他们几乎见不到太子殿下,更别说太子殿下和他们说话了。
      在他们严重,太子殿下是天上的神明,无所不能,是上天派下来,解救他们的救世主,因为太子殿下,他们才拥有了作为人的生存权利,甚至还有机会翻身做主人。
      当然,还有些人,他们有些是当地挑选的老百姓,因为朱慈炯要彻底修建新城,他们身为感动,他们作为临江府人,无论是为了生存,因为这好几万的俘虏以及难民,会摧毁整个临江府城的容纳之限,他们也有些抵触,好在太子殿下要修建新城。
      也有些人,他们本来是叛军,他们本来以为他们必死无疑,都已经做好的拼死一搏的准备,结果不但太子殿下朱慈炯亲自来安抚他们,甚至承认是他的错。
      他可还清楚的记得,在他家长有个地主老爷,明明是他们自家孩子把家里的花瓶打碎了,不但污蔑是他做的,而且将他爆打了一顿,克扣了他半年的工钱,那可是他们一家人的生存生存之本呀。
    &nb

第33章 营建新城[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