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四章 开始实施心中的计划[1/2页]

穿越四十年 海魂0817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想到这儿,他来到刘娜身边:“刘娜,对不起,是我不好,这些年来,家庭出生问题就像一把达摩克利斯剑一直悬挂在我的头上,压得我喘不过气来,本来以为经历了两年的上山下乡劳动,能摆脱家庭出生问题的阴影,没想到这次招工依然走不成,让我彻底失去了最后一线希望。”
      听见梁海涛近似忏悔的告白,刘娜吃惊的抬起头,满脸泪痕看着似曾相识的他。
      两年来,她从来不敢去触碰他受伤的那颗心灵,总是想着法子让他快乐,他也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对自己敞开心扉。
      “海涛,我知道你的处境,但我从来没有因为你的家庭而嫌弃你。从两年前在县知青办见到你的那一刻,我就深深被你吸引住了,喜欢上了你。你心里也清楚,我本来是分配到天源华侨农场插队,为了你,我才申请来到这里。不管怎么样,我还是两年前的我,对你是真心的。”
      “刘娜,我知道你对我好,放心吧!我会对你负责的,我会对我说过的话和所做的事情负责的。”
      “海涛,你说的是真的吗?”刘娜简直不敢相信,刚才那番话是从眼前这个跟自己在一起两年的男孩儿口中说出的,感觉他就像变了一个人似的。
      “刘娜,是真的!我梁海涛从今天开始,对你刘娜说的每一句话都算话。”梁海涛看着她,双手把她从床上扶起来。
      梁海涛知道,不久的将来,他和刘娜之间的那道鸿沟就要被填平了,再也不是无望的等待了。
      “海涛,我不想走了,我要留下来陪你,一辈子也不跟你分开。”刘娜再也忍不住了,一下子扑在梁海涛的怀里,紧紧抱着他。
      “说实话,刘娜,我也不想这么快跟你分开,但是,你应该走!”
      “海涛,我不明白你的意思,难道你不愿意我留下来陪着你吗?难道你不想我们天天在一起吗?哪怕一辈子扎根在这里,只要能跟你在一起,我都愿意。”
      “刘娜,这正是为了我们能幸福的在一起,所以你必须先走。相信我说的话,我今年走不了,并不等于明年也走不了,即使明年走不了,最迟后年也一定能走。”
      梁海涛相信,1977年恢复高考制度的到来,将给所有像他一样命运的人以及华夏大地上一千多万的知青,带来希望的曙光。
      “海涛,你说的是真的吗?你怎么突然这么有信心了?这几天看你心情不好,我都快急死了。”刘娜抬起头不解的看着他。
      梁海涛点了点头:“是真的!我说过,从今以后我对你说的每一句话,都是负责任的。”
      刘娜再一次忍不住紧紧抱着他:“好吧!海涛,我听你的,但是你能不能允许我在这儿多陪你两天,这样我的心情会好受一些,我可以让张岩告诉我爸,让他帮我跟厂里请几天假……”
      “不!刘娜,我需要你回到县城后,尽快帮我办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所以,你必须走,而且越快越好。”
      “什么事情这么着急?”
      “帮我发一份加急电报。”
      “是发给你家的吗?出什么事了?”
      “不是,是发给在北京工作的一个亲戚。”
      “发到北京?你们家在北京有亲戚?”
      “是的,他在国家地震总局工作。我会把电报的内容拟好后给你,你就按照我写的内容照发就可以了,记住!一定要加急!”
      此时此刻,梁海涛实在无法向刘娜做细致的解释,因为这个世界上没有一个人能够理解和相信一个先知者的种种行为,尽管她是最信任你的人。
      为了不引起刘娜对这件事情的惊慌、甚至对自己身份的疑心,梁海涛只能告诉她,这是发给自己亲戚的电报。
      如果7月25日晚上能发出去,最迟7月26日上午就能译出这封电报,就有可能提前两天做好预防工作,尽可能减少那场地震给华夏带来的损失。
      对于即将到来的大地震,自己能做的也就是这些了,至于收报人是否相信这封电报所说的内容,有关部门能否将灾难的损失减少到最低程度,梁海涛已经无能为力了,他只能在心里默默祈祷,祈求上天保佑华夏。
      接着,梁海涛撕下了挂在墙上日历的一张,在背面熟练的用不同英文字母、数字和标点符号,写下了一串摩斯密码。
      “海涛,你怎么还懂得电报的密码?什么时候学的?从来没听你说过呀?”刘娜看着他,不解的问道。
      “哦!完全是爱好,在高中的时候学的。”梁海涛说得没错,这是他在美高的三年里,向一位数学老师学的。
      他把写好的那张纸折好之后,交给了刘娜:“到时候直接交给电报柜台,按照上面写好的字母发出去就可以了。明天晚上无论多迟,都要把这封电报发出去!”第四章 开始实施心中的计划[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