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骥带着徐家一众男女对杨易深鞠一躬。千里马需要伯乐,珠玉需要良工,某种程度上,杨易就是徐光启的伯乐、良工,杨易将徐光启的著作推向大众百姓,推向了历史长河。
汤若望好奇的问道,“没想到清华小兄弟如此崇尚西学,而且对西学显然精通至深,不知小兄弟是哪里学的这些知识?”徐家人也很好奇。
于是杨易又将“经历”复述一遍。家住辽东,因战乱父母双亡,跟随高僧师傅四方游历,后结识英国探险家,跟随学习西学和英语等等,听得众人不胜唏嘘,没想到如此年轻之人,阅历如此丰富学识如此之高。
徐家老二徐尔觉痴迷于数学,拿着一本翻译过来的几何原本递给杨易。杨易认真而快速的浏览一番,“此书原著欧几里得是古希腊了不得的数学家,实乃不朽之作,他把人们公认的一些事实列成定义和公理,以形式逻辑的方法,用这些定义和公理来研究各种几何图形的性质,从而建立了一套从公理、定义出发,论证命题得到定理的几何学论证方法,形成了一个严密的逻辑体系几何学。玄扈先生将之翻译过来,功德无量。不过只翻译了前六卷,还有后面九卷没有翻译。这是为何?”
汤若望和徐家人对杨易佩服的五体投地,在大明知道原著作者和原著总卷数的人扳着指头都能数过来,“当年利玛窦来东方时,就只带了六卷。”汤若望解释道。
“地域遥远,这也是无可奈何!”杨易转而对徐尔觉道,“几何原本这本书也有不少缺陷,书中提出几何学的“根据”问题并没有得到彻底的解决,他的理论体系并不是完美无缺的,他的很多是靠经验而得,却没法证明,这需要我们后世的数学家去完善它。欧几里得著述这本书的时候已经距今快两千年了,这两千年中有更多的新的数学知识和概念被创立出来,也需要我们去学习。”杨易顿了顿,“其实我们中国古代的数学也是相当发达,从《周髀算经》,《九章算术》到贾宪的《黄帝九章算法细草》,刘益的《议古根源》,秦九韶的《数书九章》,李冶的《测圆海镜》和《益古演段》,杨辉的《详解九章算法》《日用算法》和《杨辉算法》,朱世杰的《算学启蒙》《四元玉鉴》等,很多领域都达到古代数学的高峰,其中一些成就也是当时世界数学的高峰。数学之法博大精深,东西方数学异曲同工,我们站在了先人的肩膀上,不能固步自封,更要学习开创更多的知识。这里当有二公子施展所长的地方!”
读书时,杨易数学非常好,对数学的历史也大致了解。
一席话彻底折服了所有人。
徐尔觉仿佛觅到了知音,“杨先生对数学见解之深,估计我大明无人出其右,尔觉汗颜。希望能向先生多加讨教!”
“讨教不必,但是我们可以互相切磋,正好我需要一本适合儿童学习的数学教科书,要简明易懂,如果二公子感兴趣的话,可以编撰试试!”
徐尔觉脸顿时胀的通红,太激动了,自己也能著书立说了,何等荣耀,长鞠躬,“尔觉自当尽心尽力!”
杨易用后世的学识彻底征服了徐家人,待杨易如上宾。
纺织工场的相关手续办好了,杨易取名为珍妮纺织工场,为什么取这个名字呢?就当是纪念珍妮纺纱机吧!因为杨易准备盗取后世珍妮纺纱机的产权了,心有愧疚,于是取这么个名字作为纪念了。
宋荣正式成为珍妮纺织工场的主管,项爻则为工场总管。项爻年轻好学,有冲劲,而且忠诚,杨易想培养他独挡一面,具体经营的事交由宋荣负责,项爻负责统筹。
他俩不负杨易期望,迅速张罗起来,招募人手,添置设备、原料……
吴淞江和黄浦江交汇处有一座县城,就是后世大名鼎鼎的上海,此时不过松江府下的一座县城而已,史载有四万户人家,约二三十万人。因土质原因事宜种植木棉,故而百姓多种植木棉、纺织成布,衣被天下,其核心产业为棉布纺织。
第213章飞剪船[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