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县城临江的一座酒楼里。
松江知府方岳贡和杨易同坐一桌。杨易摆出一张地图,地图是苏若鸿带着一帮农场的年轻子弟绘制的。他们没日没夜的将县城对岸偏下游的地形做了精确测量。
方岳贡头一次看到如此精确的地图,山丘、凹地、沼泽、滩涂标的一清二楚,比例尺也很精确。比之他们“抽象型”的地图强太多了。
顾不上方岳贡惊讶的模样,用手指在地图上画了一个圈,“晚辈就要这一片地,全是滩涂荒地盐碱地,大致五万亩左右。里面有些零散的百姓和庄稼,官府负责迁走,晚辈补偿些银两!”
上海县城的繁庶基本聚集于黄浦江西岸,东岸确实荒芜。
方岳贡找来算盘核算杨易圈地的大小,杨易不耐烦道,“我算的没错,你只赚不亏!”
方岳贡瞪了杨易一眼,“竖子小儿,如此无礼!”
“你还想不想给徐先生的书作序?”杨易使出杀手锏。
方岳贡将算盘一扔,气冲冲甩袖而走,“老夫明日安排公差立桩划界,办理文书!”
……
立桩划界可没那么简单,要双方反复核对、商议,需要些许时间。杨易留下兰卓负责此事,自己率人返回府城。
回到府城杨易再次来到教堂,祷告一番,汤若望为他主持了简单的弥撒。
“汤教士,说实话,我很佩服你们这些传教士为了心中的信仰,不远万里来到东方传教,不得不说这种精神是我们大明人所没有的。”杨易叹口气,“大明人固步自封,已经不思进取了,西方人终将主宰世界!”
“宣传主的福音是我们传教士不屈的追求,生命有限,主却是万能的!”这是汤若望的心声,即使在东方生活多年,这种执着永不磨灭。“我不得不承认,你是大明的异数,是最懂西方的大明人,你还有一双锐利的眼睛,能看透历史!”
杨易洒然一笑,一手拿枪炮,一手拿圣经,这就是西方称霸世界的秘诀。
“我很崇拜西学,想要在我的领地里开办西学课程,真诚的邀请汤先生以后来授课,当然,我会付汤先生薪水!”杨易热情邀请。
“那我也希望杨先生同意我将主的福音传进去!”汤若望狡黠的眨巴眼睛。
“课余时间可以宣传天主教,我不反对,也不支持,”杨易表明态度,“如果你能让更多的懂自然科学的西方人来授课或者工作,我可以为你们修建一所大教堂!而且我保证你们的自由和安全。”
汤若望眼睛一亮,“那就这么办!”
和汤若望一番闲聊后,杨易准备告辞,见汤若望也换了便服,显然要出门,顺口问了一句,“汤先生这是要去哪里?”
“南楼!”汤若望耸耸肩,“有没有兴趣和我一起去?”
“南楼?那里是做什么的?”
汤若望给杨易一个玩味的笑容,“那里是你们大明人称呼的风月场所!”
杨易露出恍然的表情,玩笑道,“原来教士大人还有如此雅兴,在下定要去领略大人的风采,就是不知万能的主会不会宽恕你的罪过!”
汤若望苦笑,“你想去还把罪过怪到我的身上,孺子不可教也!”
“哈哈哈!”
汤若望可谓是松江的名人,一路上有不少人同他打招呼,汤若望都耐心且带着微笑一一回应。完全一副后世推销员的样子,把每个人都当做了潜在客户。
不过,汤若望的微笑确实很能感染人,上至七八十的老妪,下至几岁的孩童,无论信教还是不信教的,都喜欢和他说上两句,确实是个慈祥而和蔼的人。
“汤教士,”湖边的柳树下,一个穿着儒士服,带着儒士帽子的翩翩公子拿着折扇,打着招呼。
太俊俏了!杨易暗赞,从没见过如此俊俏的少年,已经没法用语言来形容了,完全秒杀后世所谓的“小鲜肉”。
“如是姑娘,你可真顽皮,又穿着儒士服出来勾引良家了!”传教士也没有想象中的那
第214章汤若望传教[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