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祯眉头舒展,“爱卿请讲!”
杨易咬牙道,“苏州能创收无非是因为有钱的士子多,他们花钱大方。只要能把江南士子吸引到京师,微臣定有办法从他们兜里掏银子出来!”看来杨易是盯上江南士子的钱袋了。
“不可!”温体仁毫不犹豫的反对,暗骂杨易把这馊主意都想出来了,“大批士子来京容易扰乱京畿,加之流寇逼近运河,路途艰险,徒增伤亡。”
刘宗周对温体仁的话不屑一顾,嘲讽道,“首辅大人担心士子扰乱什么呢?天下士子乃大明之根基,怎么在首辅大人眼里就成了贼子呢?”
温体仁怒怼刘宗周,“老夫担心别有用心之人煽动闹事,让流寇趁机作乱!”
“哼!说得冠冕堂皇,恐怕是心虚吧!”刘宗周冷哼一声。
刘宗周也是复社的外围分子,同“奸相”一向不合。
说着说着,两人就吵嚷起来。崇祯也很无奈,朝堂天天吵,连吃个宴席也不消停。
两位“德高望重”的大臣,见崇祯变了脸色,识趣的闭嘴。崇祯把怒火压了回去。
好一会儿,崇祯才恢复情绪,对杨易道,“士子多聚于江南,离京师过于遥远,往来的确不便。其实京师有钱人也不少,达官贵人多得是,杨爱卿可否在他们身上打打主意!”
杨易思索一番,“那我们可以模仿苏州搞些旅游景点……”还没说完,刘宗周又跳了出来,“简直荒谬,堂堂衙门威仪之地,竟然让银子亵渎,朝廷威严何在?景秀之地,风雅场所全被你铜臭玷污……杨易小儿,本来老夫见你年轻,不想苛责于你,没想到你变本加厉,还想将苏州那一套搬到京师,简直就是佞臣……”
本想为皇上分点忧,没想到惹来一顿骂!碍于皇上在此,杨易也不敢还口,只能眼睁睁看着刘宗周这理学大师的唾沫横飞。
崇祯也知道杨易在苏州那些做法确实有失体统,可这些比起江山而言,太微不足道了。如果能丰盈国库,稳保江山,把皇宫租出去又何妨!
“皇上,天地自有方圆,国家自有纲常……天地君亲师,自古就有,决不能听信佞臣谗言,败坏天地秩序……”整个大厅回想着刘宗周的宏篇大论。
崇祯问道,“可如今内忧外患,国库空缺,如何是好!”
刘宗周又侃侃而道,“……今天下非无才之患,而无本心之患……陛下当明圣学以端治本,躬圣学以端治要,崇圣学以需治化……君王修德,泽化天下……民自安居,患自消除……”洋洋洒洒说了一大通,全是以德治天下的陈词滥调。
所有人都皱起了眉头。鞑子不会因为你懂圣学就不来打劫,流寇不会因为圣学就缴械投降。压根儿就没有解决问题,空洞。
这帮老头,没事就??率裁词ト搜裕?热荒忝鞘パ?绱撕茫?趺淳兔荒馨镫藿饩鑫侍猓〕珈鹾芪弈危?褪窍敫??飧愕阋?樱?腿抢匆煌ㄟ脒丁
“罢了!”崇祯摆摆手,“不搞这些了。”刘宗周这才消停。
看到崇祯无奈的眼神,杨易都有些同情这位帝王了。“启禀陛下,微臣有一个主意,如刘大人所说,凡事有利有弊,在未做之前,我们也不知好坏。但我们可以尝试一下,对了就继续,错了则改之,可将弊端控制!”杨易提出自己的想法,“海贸朝廷明令禁止,但形同虚设。且江南海贸越发繁荣,朝廷不但一文钱得不到,还要耗费银子去查禁,与其这样,不如拿到台面上来。我们可以在某地试着放开海禁,但是做海贸必须上税。做好了,肯定为朝廷增收不少,即使错了也可以修正,不影响大局。”
崇祯看向温体仁。温体仁沉吟片刻道,“隆庆年间就已经开海,准许月港商船领取由引出海。起初效果不错,月收税银达三万两,一度号称天之之南库。万历年间,派去税监,引起商贾抗税,朝廷又一度收紧开海。几经反复,开海名存实亡,禁海也不复存在。导致各地官府明面禁海,对民间海船往来也睁只
第236章能走狗屎运的没几个![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