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去春来,冰雪消融,万物复苏。
密丰农场开始忙碌的春耕了。经过一个冬季的奋战,一座新的水坝竖立了起来,于是,农场拥有了潮河、白河两座水坝,它们将为农场的庄稼提供稳定的灌溉。
经过去年一年的持续垦荒和一个冬季的突击垦荒,农场的耕地达到四十万亩,水田旱田各半。有了强大的灌溉系统,丰收可期。
杨易踌躇满志……
北方的春天依然寒意甚浓。
通往密丰的官道上,一辆驴车慢悠悠的前行。
车上坐着两个少女,一个赶车的老头和一个家丁模样的汉子。两个少女穿着厚实的棉袄,显得臃肿,脸上灰头土脸的。为了预防碰见盗匪,特意抹的。
“小姐,都快到京城了,怎么绕着走啊!”丫鬟翠儿不解道。
小姐就是徐若惜。父亲徐知远要调进京城任职了,提前安排人手到京城做好各种准备。若惜也找了个借口早点回去京城。经父亲同意后,带上贴身侍女和马夫、护卫往京城去。在快要到通州的关头,徐若惜突然要求改道去密丰。主子有要求,大家就只能照办,再说也耽误不了几天时间。
“听说那边风景很好,我们顺道去看看,不然以后想看都看不了。”徐若惜编着理由。
“切,我才不信呢!”翠儿做个调皮的表情,作为小姐的贴身丫鬟,翠儿自然知道小姐的真实目的。但是碍于有车夫家丁在,也不好明说。
“小姐,你看,这么多水田呢!”车夫老刘赶着车,看到一片片的水田很是吃惊。
“哇,水田不都是江南那边才有么,怎么在北方还有水田啊?”翠儿惊讶的睁大眼睛,四处张望。
“这水田都整理好了,估计要不了多久就要种稻子了。啧啧啧!”老刘啧啧称赞。
莫非这就是他搞的农场?徐若惜暗想。碰见一个农夫模样的人,扛着锄头之类的农具。
“大叔,你们这是农场吗?”徐若惜大声问道。
那个老农回答,“是农场,你们是来做什么的?”
“请问有没有一个叫杨易的人在这里,短头发的。”终于到农场了,徐若惜有些兴奋。
“杨易?”老农琢磨了一下,恍然大悟,“哎呀,那是我们东家,百户大人啊!姑娘是我们东家什么人?”
一听到杨易果然是这里的老板,徐若惜激动又紧张,一年没见到他了,他会如何对待自己?
翠儿撇撇嘴,“小姐,杨公子一年了还是个百户呢!”
徐若惜没空搭理她,对老农道,“大叔,我们是杨易的亲戚,特地过来看望他,他在哪里?”
老农眯着眼睛打量了一番徐若惜,小姑娘虽然脸上抹着灰,但掩饰不住俊俏的模样。没准儿是东家的亲近人,可能是小媳妇了。
“反正我活也干完了,我带你们去吧!”老农热情道。
“谢谢大叔了,来,上车一起走。”徐若惜招呼道。
老农也不客气,坐上了驴车。
“老大哥,你们这里怎么种上谷子了?收成如何?”车夫老刘好奇道。
“收成好着呢,去年一亩收两石多谷子。你瞅瞅,过几天要插秧了。”
“秧苗?不是直接播种吗?”
“这是我们东家的安排,说北方适合稻子生长的时间短,要提前把种子培育成秧苗,这样就能缩短稻子的生长时间。”
“那秧苗怎么培育啊?”
“这个俺也不懂了,东家安排有专人育苗。”老农看见旁边的田坎上有一群人,惊道,“快看,那个穿蓝色西装的就是我们东家!”杨易不喜欢穿长袍,就自己设计了西装和白衬衣,西裤等等。让裁缝多做了几套,闲暇时自己穿穿。
&n
第237章金风玉露[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