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312章产业调整[1/2页]

穿越明末成难民 凤凰山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对于朝廷给自己什么赏赐杨易真不在乎。赏赐么,无非升官或金银。金银么,穷嗖嗖的朝廷能给多少?自己倒贴百万银子给朝廷戍边,真看不上那点赏银。升官么,即使做了将军手下的兵也是自己的农场军。做操守官,也是这么多兵。官衔么,无非个名头而已,不稀罕。
      在密丰这块地,我就是无冕之王。
      双山养殖场毁灭了,因为雅图提前通知,财物和家禽虽没了,但是人员没什么损失。小蓉姐弟、卢大娘祖孙和几百号员工都安置在了农场。
      经过一年多的建设,农场行署内主体建筑全部竣工,大部分建筑可以投入使用了。尤其是为高管们提供的宅院可以入住了,刚经过战乱,杨易只是搞了个简单的入住仪式,农场的高管们正式分到了宅院,入住了进去。
      杨易的宅院肯定是最大最奢侈的。
      小蓉姐弟、卢大娘祖孙都是杨易在微末时结识的,共过患难。他们给了杨易“家”的感觉,并尽心尽力的为杨易操持着家业。杨易重心转到密丰时,养殖场就由小蓉打理,没曾想她把养殖场打理的井井有条,为农场提供源源不断的现银,让杨易几乎不用费心。
      杨易也将他们当做了“亲人”,自然让他们跟自己一起住。小蓉姐弟和卢大娘祖孙没有同意,他们选择紧挨着杨易宅院的一个院子居住,卢大娘说,“郎君大了,该娶亲了,大宅院要留给自己的媳妇用的。”不止是卢大娘,就是农场上下都在催促着杨易成亲。
      若是杨易成亲了,小蓉姐弟和卢大娘祖孙觉着住在一起就不合规矩了。虽然说是“一家人”,但还是有区别的,不能真正的就当“一家人”。其实杨易明白,随着自己地位的提高,他和她们已经拉开了距离,这种“距离”已经不能让他们的关系重新回到在永平时那般融洽了。
      一个原生家庭也会因为家庭成员地位的变化产生距离感,更何况他们这样的半路家庭。这就是现实,虽然大家的感情仍在,但距离感也产生了。
      杨易也不勉强,强行合在一起反而别扭。再说,自己确实要成亲了,以自己的战功他不认为皇帝会不认账。南下前崇祯答应赐婚的。
      京城里赵依传来消息说,徐若惜一直被宫里的嬷嬷们软禁在家里,她在等着他!
      我要娶媳妇了,杨易第一次正视这件生命中的大事,并有着迫切感觉,经历了那么多生死,也看到了别人的生死,在这个不属于他的时代里,每走一步都如履薄冰,未来会怎样他无法预料,但人生一世总要成家立业,在这个世界留下自己的血脉……
      庞大的军费账单让杨易感受到了沉甸甸的压力,负债经营没有错,至于目前已经有的几百万两欠债杨易并不担心,他真正忧虑的是农场的可持续性发展。后世的超级大国可以无限制的发债那是国力摆在那里,而自己不过一小军阀,密丰又是弹丸之地,回旋余地小。无非仗着超前的眼光能够辗转腾挪而已,但终有个极限。
      农场的盈利能力有限,

第312章产业调整[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