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315章筹备婚事[1/2页]

穿越明末成难民 凤凰山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杨易带着农场高管在衙门大堂焚香迎接圣旨。
      宣旨的内臣恭敬的拉开圣旨卷轴,“……密丰操守杨易,少年英才,赤胆忠心,统兵有方,擒贼酋,驱鞑虏……徐家小姐若惜,豆蔻年华,貌美贤良,知书达礼,正是良配……特赐婚,择良辰吉日完婚。”
      盼星星盼月亮,终于盼来了崇祯对诺言的实现。杨易一直在等,他知道以自己的人缘若要获取高官难,但这个他不在乎,即使他是操守官,但他无须看别人眼色,他有这个实力。自己战功赫赫,朝廷不可能视而不见,那么封赏只能另辟途径,赐婚是最好的选择。所以,杨易一直不疾不徐,他知道自己会等来赐婚的圣旨。
      杨易笑了,他接过圣旨,给送圣旨的人给了丰厚的打赏。萧懿和侯成等高管围了上来,为杨易道贺。很快,消息传遍整个农场,所有人都为东家欢呼,光棍东家终于要成家了。当天夜里,很多百姓燃放起鞭炮,为东家道贺。
      同样的圣旨,徐之远也接到了,但是他的脸色可不好看。纵然万般不愿,但是圣旨来了,谁也抗拒不了。
      软禁中的徐若惜有半年没有踏出小院子,这半年来,她日夜为梦中的郎君祈祷,祈祷他能胜利归来,这是何等的煎熬。虽然见不到郎君,虽然同郎君远隔千里,但她却能感受到郎君对自己的关切。
      软禁徐若惜的嬷嬷们,全被赵依用重金收买,她们将徐若惜伺候的好好的,完全没有嬷嬷的傲气。当然了,也有个别心理变态的嬷嬷收了银子也不收敛颐指气使的态度。赵依也好办,软的不吃就来硬的,杨易将陆青统领的部分亲兵二队队员交由赵依使用。这些队员们都是经过特种训练的,打个闷棍,开个黑枪,整死个把人那是轻而易举。几番收拾下来,没有一个嬷嬷不恭顺。
      可以说,徐若惜只要不出院子,里面的待遇是相当好的。赵依经常过来看望她,为她解闷,为她讲杨易的故事,陪她聊天等等,还经常给她带来各种礼物。两人如同姐妹一般,见时欢呼雀跃,离时恋恋不舍。
      得知赐婚的消息,徐若惜喜极而泣。他的郎君没有辜负她,不但实现了承诺,更重要的是他平平安安。
      侍女翠儿由衷的为小姐高兴,“恭喜小姐喜得如意郎君!”
      “贫嘴!”若惜俏脸一红,嗔道,“翠儿你说郎君是不是很快要来看我了?”
      “羞哦,小姐这么迫不及待,”翠儿用手指在脸上画了几下,“按规矩,你们见面可得在洞房花烛夜了”古代婚俗,只要亲事定下来,男女双方在婚礼之前是不能见面的。
      若惜脸红到脖子根儿,“死丫头,看我不撕烂你的嘴!”语气里充满着浓浓的甜蜜感。
      ……
      古代婚姻繁琐而庄重,有问名、纳采、纳吉、纳征(又称纳币)、请期、亲迎六道程序。到了明末时期,程序简洁了些,一般只行纳采、纳征、请期、亲迎四项礼节。
      问名,类似拜亲,明末常用媒婆或庚帖来替代。在明清的很多小说中,就常有有这样的情节,双方为年幼的子女互换庚帖,子女们长大后就凭借庚帖去同对方成亲。
      纳采,就是男方正式向女方提亲。纳吉,就是卜得吉兆后双方订婚;纳征,男方将聘礼送到女方家。请期,男方携礼到女方家商定婚期;亲迎,就是成婚之日,男方亲自将女方迎娶回家。
 

第315章筹备婚事[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