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楚楚道,“因为多年的征战,朝野反对议和的声浪太大,但我陛下仁德,不忍百姓生灵涂炭,故而派我来秘密议和,也给了小女子很多权限,希望我们永罢刀兵,还天下太平。”
雅图出言道,“谁知道你们这次诚意如何,不会又是来迷惑我们的吧?”
陈楚楚莞尔一笑,“小女子并未无聊之人,拿国事当儿戏。此番受吾皇亲自委托,有陛下的敕谕。我已你们囚禁,谈与不谈、战与和全在你们一念之间。”
多尔衮沉默不言,雅图劝道,“十四叔,两国终究要长期相处,为长远计,侄女以为谈谈无妨!”
多尔衮颔首道,“雅图所言甚是,为将来计,和议才是长久之道,谈谈无妨。此事就交由你负责。”
见多尔衮答应了继续和议,陈楚楚道,“小女子不才,受陛下重托来议和,但是,小女子不能在被囚禁的状况下接受城下之盟。”我堂堂大明钦差使者来议和,你们却把我囚禁起来,我怎么来谈?而且我对外界形势一无所知,如何来谈?逼我接受城下之盟那是不可能的。
雅图道,“那你要如何?”
陈楚楚语气坚定,“我要绝对的自由,你们不能约束我、胁迫我。我要有自己的消息来源,能接受朝廷往来文书。”谈判的条件,取决于形势的变化和皇帝的意志,她陈楚楚不可能在对外界一无所知的状态下稀里糊涂的谈判。
多尔衮沉默良久,“准了!”陈楚楚只是个使者而已,逼她接受条件,但崇祯不认可,那就没有意义了。
……
清晨的薄雾中,一队人马打马扬鞭疾驰而来,马蹄铮铮,尘土飞扬,旗手背上的烈焰旗随风飘扬。一座巍峨的城楼逐渐从地平线上冒了出来,越来越大。
“杨督师奉命入城,速速打开城门”一名旗手朝着城楼上的守军大声呼喊,同时用强弩将旗牌射上城楼。
守城将官查验完旗牌,连忙命人放下吊桥、打开城门。一位年轻的将军率领人马如旋风般入城,沿着街道直奔紫禁城。这位将军正是杨易,此番奉命回京面圣,为大决战做准备。
杨易多次击败清军和击毙岳托的事迹已经家喻户晓,当杨易入城的消息传来,京城沸腾了,百姓纷纷站立街道两边,目视着大明的英雄男儿们回来。
五城兵马司的士卒们迅速维持治安,为他们腾出街道,杨易一行风驰电掣般抵达承天门外。承天门的将官接过杨易的腰牌,迅速将消息向宫内传递。
“宣杨易觐见!”的声音从宫内一声声的传递了出来。换上朝服的杨易在内臣的引导下,穿越重重城门进入紫禁城,穿过云台门杨易看见崇祯已经端坐于平台之上,宫内、宦官执瓜、扇等仪仗立于皇帝身后,几位内阁重臣站立在比平台低一级的台阶上,更多朝臣们根据品级高低站在更靠后的位置。
本来崇祯在文华殿召见群臣,开小朝会,听闻杨易回京了,立马带着群臣来到平台,准备来个平台召对,足见崇祯对这次召见杨易的重视程度。
薄雾散去,朝阳升起,将紫禁城映照的金碧辉煌。
第484章封侯[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