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485章死拼[1/2页]

穿越明末成难民 凤凰山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群臣哗然,羡慕嫉妒恨的人更多了。明朝对功臣封爵非常吝啬,在朱元璋和朱棣在位时有过两次大规模的给功臣封爵,其后的每一任皇帝对封爵都格外慎重,因为封爵会给财政带来巨大的压力,朱家的子孙太多了。明朝中期以后,除了外戚封爵,功臣被封爵的屈指可数。
      到了崇祯一朝,财政越发艰难,除了几个外戚,文臣武将几乎无人获得爵位。所以,杨易初得爵位就是侯爵,能不令人嫉妒么!以杨易的功劳而言,配得起这份殊荣,除了耀眼的战功,杨易每年为朝廷输送巨额银两和粮食,为大明王朝“输液”呢!
      为杨易封爵是崇祯三思三思再三思之后做出的,一来肯定杨易的“成绩”,二来,鼓励杨易在接下来的战斗中再创佳绩,三来,显示对杨易的恩宠。
      杨易用实力和能力证明了自己是崇祯需要的人才,尤其国难之际,更是值得倚仗的重臣。所以,崇祯破天荒的为功臣封侯。
      杨易谢恩之后,崇祯站了起来,“大战在即,朕盼爱卿扬大明国威,再立新功,朕更不吝重赏!”
      杨易铿锵有力的表示,“不驱逐鞑虏,杨易誓不还朝!”
      召对结束后,一些朝臣前来祝贺,杨易感谢一番后,就匆匆离开,赶往会馆。国事重要,自己的“家事”也重要啊,密丰被豪格围攻多日,怎能不担心呢!
      ……
      随着杨易地位的提升,密丰会馆的地位也水涨船高,前来洽谈商务的商贾越来越多,会馆的工作人员出门,腰板都比以前直了。
      杨易回到会馆,会馆上下沸腾了,周边的街坊邻居都跑来看热闹。杨易简单应付之后,在后堂单独接见了赵依。
      赵依详细汇报了农场近况,农场在豪格的围攻下岿然不动,稳如泰山,天气转暖,河冰破裂无法承受重量,清军无法踏冰进攻,已经停止了对农场的进攻。
      农场无忧,也就没了后顾之忧,杨易长舒口气,“豪格势必南下,支援多尔衮,你传我命令给侯成,豪格一旦南下,务必派兵袭扰!”
      “诺!”赵依禀报道,“纪纲带领一千宁夏军马已经抵达长城外,隐藏在白马川山区;虎子、俄虎尔带着五百蒙古骑兵在木兰待命。”
      当年,杨易率军入陕剿贼,借助尤家对边关的影响力,在宁夏后卫花马池一带征募士卒,组建了一支军队,由纪纲、刘文迁负责。名义上尤云烈是主将,但是这支军队全靠农场的供给,实际指挥权在纪纲手里。
      这支军队仅两千人马,一直在陕北协助洪承畴剿贼。鞑子入寇后,纪纲担忧农场安危,率一千人马从长城外赶赴而来,藏匿在山区,伺机而动。
      虎子和俄虎尔长期混迹于草原,两年前,杨易出于离心蒙古部落的原因,支援漠北的苏尼特、呙尔达部落,为他们提供火器和教官,帮他们训练了一支火器军队,虎子和俄虎尔在里面任军官。听闻农场有难,两人率五百骑兵南下支援。
      杨易心中一暖,自己这么多年的功夫没有白费,纪纲、虎子这些远在千里之外的兄弟,听闻农场有难,不惜赶路千里来支援。杨易本来没打算调动他们的,因为距离太远、兵力有限,千里赶来未必能起到多大作用,只是部下们这份心意让他暖洋洋的。
      杨易想了想,“清军很快就要出塞北返,命他们在保证自身安全的前提下,袭扰出塞的小股清军,以歼灭敌人的有生力量为主。尤其嘱咐虎子和俄虎尔,他们要乔装成明军,务必不能暴露他

第485章死拼[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