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到天黑,赵依端着饭食进来。赵依看见东家的模样吓了一跳,杨易头发凌乱,面容略带憔悴,正在仔细端详一副地图。这副地图是杨易临时手绘的,涵盖了东亚区域。
赵依知道了今日朝会的情形,凭着敏锐的政治嗅觉,她知道朝廷对东家起了猜疑。
“东家,吃饭吧!”赵依将饭食摆放在桌子上,整理杨易搞得凌乱的房间,“早知朝廷会疑心东家,当初我们又何必尽心尽力,死了那么多兄弟。”赵依的语气带着埋怨。
杨易叹道,“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能耐若何?”
赵依眼中厉芒一闪,“朝中定有奸人作祟,奴家以为当杀!”赵依不再是当初的柔弱女子,已经有了杀伐的气魄。
杨易苦笑道,“这些年,我一直意气用事,行事不羁,得罪的人遍布朝野,能杀得过来么?”仅仅只是几个小人进谗言,杨易不介意采用非常规手段解决,但是,放眼朝野,自己好像没几个狐朋狗友,解决不过来。
赵依着急,却又一筹莫展,“朝中奸人太多,东家得提早应对。”
“天下初定,朝廷不会大动作的,陛下也只是担忧,只要我们一心为国,不会有事的。”杨易继续道,“内乱基本平定,鞑虏三年五载当不会来犯,军费开支庞大,正好这段时机,我们裁汰冗兵,缩减编制,努力发展经济,减缓债务压力。”
杨易的债务几乎都是军费支撑起来的,债务太庞大了,杨易一直有意压缩债务、缩减军费,既然朝廷有了疑虑,顺势缩减编制、压缩军费、减轻债务成了必由之路。
赵依担心道,“匹夫无罪怀璧其罪,没了军队,万一那帮权贵起了歹心怎么办?”
杨易笑笑,“只是缩减而已,会保留合适的力量。几万鞑子兵都没能拿下密丰,我们有什么可担心的。”即使朝廷翻脸,杨易也不畏惧,就凭密丰的防御,自保有余。杨易一直坚持精兵路线,兵贵精不贵多,缩减后的密丰军也不是谁都能拿捏的。
想开了杨易也就释然了,朝廷不是担心么,那我就缩减兵力吧,节省军费还债。
赵依见东家轻松了,自己也放松了,她看着杨易的手绘地图,不解,“东家,这地图是哪个地方?”
“这是东海之外的世界!”杨易指着大海之外的地方,不禁感慨道,“天地之大,总有我杨易的立足之地。”
……
杨易连夜写了份奏疏,成交兵部,兵部尚书杨嗣昌看了之后急匆匆进宫面圣,午时过后,宫内来人宣杨易觐见。
杨易经由东华门进入紫禁城,在宦官的引领下来到了慈庆宫。慈庆宫原本是熹宗懿安皇太后的居所,因为太子朱慈?R不小了,已经十一岁了,于是崇祯将慈庆宫作为东宫所在,懿安皇太后张嫣迁到仁寿殿居住了。
杨易很惊讶,崇祯怎么会到东宫来召见自己呢!
或许是来看望自己的儿子吧,崇祯显得很随意,没有那么刻板。他坐在花园里的石凳上面,朱慈?R恭恭敬敬的站在旁边聆听父皇的教诲,再后面,一大群宫女宦官侍奉着。抛开身份不说,倒是一副父子融融的场景。
崇祯抬头看见杨易
第507章辅佐太子[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