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口袋掏出封信笺:"上午刚写的回信,"
信封上的
"晚晴阅"
三字用红笔圈着,"本来想等你收拾时看见。"
他的声音轻得像靶场的风,"陈墨兰是老营长的女儿,"
指腹划过信封上的莲花火漆,"1982
年我送她去县城读书时,她还扎着羊角辫。"
苏晚晴的手指骤然收紧,信纸边缘的弹道草图让她想起顾沉舟教新兵画抛物线的模样。她突然明白,那个在信里写
"子弹抛物线像高音谱号"
的姑娘,原来承载着他与老营长的战友情谊,就像她腕间的弹壳手链,刻着属于他们的、不容外人置喙的密码。
"毛衣的弹道刺绣,"
顾沉舟忽然指着她刚织好的护腕,"和我在昆仑山画的星图重叠了。"
他的手掌覆上她后背,隔着衬衫仍能感觉到她的僵硬,"下个月话剧组来部队采风,"
鼻尖掠过她发顶的薄荷香,"你可以教他们缝子弹壳平安符。"
窗外的秋风掀起靶场的红旗,苏晚晴望着他作训服上的勋章在阳光里闪烁,突然觉得自己的忐忑像场滑稽的误会
——
这个把
"晴"
字刻进军功章的男人,怎会让其他字迹轻易占据他的时光?她摸到帆布包底的本草笔记,里面夹着顾沉舟去年的巡逻路线图,每个坐标旁都标着
"晚晴的草药晚晴的信
",从未间断。
"其实,"
她转身时已恢复如常,将陈墨兰的信与顾沉舟的回信并排放好,"我倒想听听,"
指尖划过信纸上的高音谱号,"子弹的抛物线,究竟怎么像五线谱。"
顾沉舟的眼睛突然亮了,像在雪线望见了归家的灯火。他掏出随身携带的子弹壳,在掌心摆出抛物线的形状:"看,"
弹壳的弧度恰好对应信纸上的谱号,"当子弹穿过空气,"
指尖轻点弹壳尾部,"就像音符跃过五线谱,而终点......"
他的目光落在她胸前的弹壳吊坠,"永远是有你的地方。"
暮色漫过家属区时,苏晚晴将两封信收进床头柜的铁盒,里面还躺着顾沉舟的第一枚军功章、她的急救包设计图,以及用弹壳串成的风铃。窗外传来陈虎带队训练的口号声,她摸着毛衣上的弹道刺绣,突然明白,所谓陌生来信,不过是岁月长河里的一朵小浪花
——
他的每个轨迹都精准地指向她,而她的每个针脚都编织着对他的信任,就像他说的,子弹的抛物线与五线谱的高音谱号,最终都会汇入同一首,关于爱与守护的永恒乐章。
这一晚,顾沉舟的训练日志新添了一页:"晚晴发现陈墨兰的信时,指尖在信封上停了
1.2
秒。这个时间,足够我用弹道公式计算出,她所有的不安,都源于太过明亮的爱。"
页脚画着小小的高音谱号与弹道抛物线,交汇处是重叠的
"舟晴
"
二字,像两颗永远同频共振的星。
第70章 陌生来信[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