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112章 军校备考[2/2页]

八零军婚甜蜜蜜 萤书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单词,"
  喉结滚动,"也能十拿九稳。"
  煤炉的铁壶发出哨响,苏晚晴起身续水,看见炕柜上摆着顾沉舟的三等功奖章,旁边是小宝用蜡笔涂的
  "爸爸加油"——
  歪扭的字迹旁,画着辆用弹壳拼成的坦克。她的针线筐里,新织的考学围巾已初见雏形,毛线里混着弹壳粉,织成弹道抛物线的纹样,尾端缀着
  "舟"
  字毛球。
  深夜,孩子在隔壁屋发出均匀的呼吸,顾沉舟的台灯在窗纸上投出低头演算的剪影。苏晚晴摸着他后颈的硬茧,那里还留着白天背孩子时蹭的饼干渣,突然想起他在训练日志里写的:"考军校不是为了晋升,是想证明,军人的弹道,不止在靶场,也能在书桌。"
  "这个矩阵,"
  她的指尖划过试卷上的线性代数题,"像不像你排兵布阵的方阵?"
  顾沉舟抬头,看见她发间别着的、用他
  1987
  年考学准考证改的发卡,突然笑了:"当年教你用缝纫机,"
  指了指她腕间的弹壳手链,"现在你教我解方程,"
  喉结滚动,"咱们这叫,"
  望向窗外的靶场,"军民联合备考。"
  是夜,顾沉舟的训练日志写在小宝的涂鸦背面,字迹沾着玉米饼渣:"
  孩子揪我耳朵时,单词本上的字母在跳,但看见晚晴用红笔标重点,突然觉得,考军校的战场,和靶场一样需要精准。她把军事理论题画成小坦克,把单词和战术术语联姻,让我想起父亲说的:'
  知识是军人的第二把钢枪。'
  小宝的口水滴在
  '
  军队编制
  '
  上,却让我想起连队的排班
  ——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位置,就像每个单词都有自己的战场。晚晴嵌在饼干里的弹壳碎,像极了她缝在我护颈套里的红景天,是看不见的铠甲。
  深夜演算时,她的影子落在炕上,比任何军功章都更让我安心。原来备考不是孤独的冲锋,是她用针脚和钢笔,为我织就的、通向未来的弹道。当她指着
  '
  strategy
  '
  说像训练计划,我突然懂了:所谓军校备考,不过是把靶场的严谨,搬进了书桌前的时光。"
  页脚画着单词本与缝纫机,中间是重叠的
  "舟晴
  "
  二字,像两柄在寒窗中相靠的剑,一柄刻着微分方程,一柄缠着毛线针,共同指向,雪后初晴的、属于军人与军属的、知识与爱的考场。

第112章 军校备考[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