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151章 拥军供应链升级[2/2页]

八零军婚甜蜜蜜 萤书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的战术腰带,"能找到补给站。"
  老王的考察笔记突然停在
  "供应链闭环"
  章节,看见苏晚晴用部队的
  "弹药回收流程"
  设计了旧衣改造系统,每个环节都标着
  "弹壳计数
  =
  资源转化率"。
  顾沉舟望着车间悬挂的
  "拥军供应链网络图",从部队淘汰装备到军属生活用品的转化链条,被画成带瞄准镜的抛物线,顶点处是缝纫社的
  "舟晴"logo,由钢枪与缝纫机的抽象图形组成。他突然想起父亲的日记:"军人的装备不该躺在仓库,该穿在军属身上继续战斗。"
  此刻的劳保服,正是这句话最温暖的注脚
  ——
  帐篷布的经纬里,既有战士的体温,又有军属的针温。
  "顾少校,你们这是把后勤处的库房,"
  老王拍了拍顾沉舟的肩,"变成了军属的创意工坊啊!"
  他的视线落在墙角的
  "退役装备改造台",那里摆着用炮弹壳改的顶针收纳盒、用降落伞绳编的童装腰带,每件作品旁都贴着部队的捐赠证明,泛黄的纸页上盖着不同年份的后勤处公章。
  暮色漫过展示区的迷彩货架,顾沉舟摸着劳保服的弹壳扣,发现内侧刻着某边防连的番号
  ——
  那是苏晚晴特意留下的
  "部队指纹"。她曾说:"每件拥军产品都该有自己的弹道编号,就像军人有自己的军籍号。"
  此刻的供应链升级,不过是把这种理念织进了更广阔的网络,让淘汰的装备在军属手中,重新获得守护的使命。
  是夜,顾沉舟的训练日志写在共建协议背面,字迹沾着帐篷布的雨水味:"
  看晚晴把部队淘汰的帐篷布变成劳保服,突然想起
  2000
  年在仓库清点旧装备,那些被风雪磨破的帐篷,如今在她的针下重新挺立。拥军供应链的升级,不是简单的资源循环,是让每个退役的
  '
  战场老兵
  ',都能在军属的生活里,继续站岗。
  老王说
  "比后勤处会打算盘",其实是晚晴把军事后勤的
  "资源效能",转化成了带着体温的创意。帐篷布的补丁、作训服的纤维、降落伞的绳索,在她手里都成了
  "拥军弹药",每道剪裁线都是精准的弹道,每个弹壳扣都是温暖的准星。
  协议背面的迷彩印记,像极了当年在高原画的物资分布图。我知道,这条升级的供应链,会像当年的补给线一样,把部队的旧装备、军属的新智慧,源源不断地输送到每个需要的角落。而那些印着部队番号的劳保服,终将成为流动的双拥碑,让每个穿着它的人都知道:军人的守护,从未停止,只是换了种温柔的形态,继续前行。

第151章 拥军供应链升级[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