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汛指挥部的荧光灯在顾沉舟的作训服上投下青灰的影,他盯着墙上的清江防汛图,突然发现
"老河口安置点"
周围多了几个彩色标记
——
橙色圆圈套着老人头像,蓝色三角标着奶瓶图案,都是用红景天汁液画的,边缘还带着不规则的锯齿纹,像极了苏晚晴剪裁布料时的随手标记。
"顾中校,这些是..."
参谋长的手指悬在
"老人集中区"
的标记上,犹豫着是否要擦除。顾沉舟的喉结滚动,指尖抚过标记旁的小字:"需防潮衣物(袖口加固
3cm,参照
2005
年防寒服工艺)",字迹是苏晚晴特有的、带着顶针压痕的弹道横平竖直。他突然想起三天前在安置点,她蹲在地上给老奶奶改军装裤,膝盖沾着的红景天粉,此刻正显影在防汛图的坐标点上。
作战桌上的卫星云图突然闪烁,顾沉舟的视线却被防汛图右下角的弹壳贴纸吸引
——
那是小川常玩的
"军事贴纸",炮弹壳图案上用蜡笔写着
"宝宝奶粉在此",箭头指向安置点的西北角。他的手指划过贴纸边缘,发现下面还压着张字条,是苏晚晴用缝纫机线写的:"儿童活动区地基沉降
0.5cm,已用弹壳桩加固(参照你教的
'
三点支撑法
')",落款处画着迷你顶针与钢枪的交叉图案。
"参谋长,"
顾沉舟的声音突然柔和,"把这些标记保留下来,"
指了指
"老人集中区"
的橙色圈,"这是军属版的
'
情报研判
',"
顿了顿,"比卫星图像更精准。"
他想起苏晚晴设计童装时,总会在图纸上标注每个孩子的过敏史、生长曲线,此刻的防汛图,不过是她将
"量体裁衣"
的细致,转化成了
"量区布防"
的智慧。
通讯兵送来的灾民需求清单上,"婴幼儿奶粉缺口
200
罐防潮被褥缺
300
套
"的红色标注格外刺眼。顾沉舟的目光落在清单背面,那里用弹道比例尺画着简易分布图,奶粉需求点与苏晚晴标注的蓝色奶瓶标记完全重合,防潮被褥的缺口区,正是她用红景天汁圈注的"
老人集中区
"。他突然明白,那些看似随意的彩色标记,实则是她在安置点走访时,用顶针丈量出的"
民生弹道
"。
"顾中校,地方支援来了!"
通讯员抱着纸箱冲进指挥部,箱盖印着
"舟晴缝纫社加急物资",每个字都用弹壳碎镶嵌。顾沉舟打开纸箱,里面整齐码着防潮被褥,被角绣着不同的标记
第167章 数据战情[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