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我慷慨陈词,试图将这“木牛流马”的价值提升到战略高度,并借此激发对方更深层次的分享欲时,我敏锐地捕捉到,对面青年眼中那瞬间闪过的光芒,在短暂的炽热后,迅速沉淀下来,转为一种更加深邃的审视。
那是一种混合了惊讶、认可,但更多的是警惕与审慎的复杂眼神。
他显然被我描绘的宏大前景所触动,甚至可能因为自己的一个“奇思妙想”竟能引申出如此重大的意义而感到一丝兴奋。但同时,我的“热情”追问,以及如此迅速地将其拔高到关乎州郡存亡、战局胜负的层面,似乎也让他意识到了什么。
他可能在想:我不过是随口一提还在脑海中盘旋的构思,此人反应为何如此激烈?他真有能力将这纸上蓝图化为现实?抑或是……另有所图?
一个真正聪明的人,绝不会因为几句赞美和价值拔高,就轻易将自己尚未成熟、但潜力巨大的核心想法和盘托出。
果然,他没有立刻接着我的话,就“木牛流马”的具体构造、核心机巧做更详细的说明。相反,他微微垂下眼帘,似乎在快速整理思绪,然后抬起头,脸上带着一种礼貌而略显疏离的微笑,巧妙地避开了技术细节的深入探讨。
“陆从事所言,确发人深省。”他先是肯定了我的观点,语气却比刚才平静了许多,“吾亦未曾想过,此等拙劣构思,或能有此等用处。不过……”
他话锋一转,语气中带上了一丝自谦,更像是一种策略性的保留:“……此事终究尚在构思之中,诸多关节难点,尚未有定论。譬如那联动之精密、承重之均衡、乃至材料之选择与加工,皆非易事。方才所言,多是纸上推演,距离真正可用之物,恐怕还差之甚远,当不得从事如此厚望。”
他用“尚在构思”、“诸多难点未决”、“纸上推演”等词语,将刚才略显具体的描述又拉回到了模糊的、不确定的状态,有效地阻止了我进一步追问技术细节的可能性。
紧接着,他没有给我继续发挥的机会,反而将问题抛了回来,目光再次变得锐利,带着一丝探究的意味:
“再者,退一步说,即便亮侥幸能将此构想完善,绘出图纸。”他看着我,语速不快,但字
第265章 青年才俊的审慎与保留[1/2页]